来源:蒙古包网 日期:2017/10/21 13:55:22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2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正式对外公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2017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智能手机发货量7301万台,同比增长20.6%。根据分析机构IDC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增长为3%,这意味着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增速继续跑赢大市。
未来,华为能不能还跑赢大市,如果要跑赢,靠什么?这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些年手机市场变幻莫测,曾经问鼎手机市场的厂商,今天硕果仅存还依然强大的仅有华为,这一次转折中,华为能抓住机会就是在质。
用品质来争市场,这是华为的致胜法宝
今天中国手机市场又进入一个转折期,经过几年的发展,国产手机日益强大,集中度越来越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保证品质,冲击中高端市场,做出功能强大的旗舰机,各家都在发力。做好品质,在功能上取得优势地位,这是必须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不是能不能占据老大位置,不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面临着会不会马上被淘汰。做出高品质的好产品,在今天是必须的,是在多家厂商众多优秀产品的比拼下,必须守住的底线。而企业要发展,在守住老大位置,还要在品牌、设计、供应链整合、渠道、市场、服务上都下功夫。
最近几年,国产手机上升的较快,同时得益于渠道的扩展。加强渠道能力,更快的建设渠道这是一条必须的路,但是未来的渠道仅仅靠量,还是粗放的进行渠道建设,相信可以在短时间取得一定的市场效果,但是长远下去,这种粗放的渠道建设,很可能又会重蹈手机以量取胜的复辙。新零售,要量,也必须需要质。
截止2017年5月,华为全球零售阵地数量达到42300个,同比增长19%。到2017年底,华为在全球零售阵地目标数量预计将达到56000个。这是量,这是渠道建设的基础,如果靠不断的冲量,一方面需要大大增加成本,过多的渠道,不仅是成本的增加,还有过度竞争,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渠道能不能带来能力的提升,也还需要质的加强。
所谓的质,就是手机店,不仅是卖手机的
华为对新零售的质,我的老朋友华为消费者业务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平给出了明确定义:全球零售阵地建设的重心从“量”转为“质”,不断提升高端品牌形象;通过与消费者沟通,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可以直接了解消费者痛点在哪里,直接切入、深层次地揭示客户的需求是什么,然后为消费者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从而完成零售店员从讲解员到咨询顾问的角色转变,从而达成零售端提升华为的高端形象的目标。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要求,要把店员从讲解、销售,转变为咨询顾问,这不仅是店员的角色转换,这还需要物料、培训、服务支持各个方面进行改造与适应。
对于未来的华为渠道,朱平有更多构想:在下一代我们会布局一些基于智能生活的综合体验的场所,这样就是面向全场景端到端的融合体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他可能非常愉悦、非常轻松,也能够满足他的一些体验的要求。线上线下的融合也不仅仅是销售层面,更多的是从消费者的认知、了解,还有体验,未来也都是加速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所以我们未来这些布局都是同步发展的。
朱平还提出来,不仅是渠道销售的场景化、体验化,还要把服务和销售整合起来。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华为在全国建立了657家客户服务中心,覆盖全国278个城市及县区,用户可以直接到店接受服务。对于偏远地区以及不方便到店的用户,还可以通过双向物流免费的寄修方式接受服务。
同时华为建立了包括,热线,服务APP,微信公众号等多个为消费者服务的快速入口。用户可以通过打热线电话,发微信(华为终端客户服务),或者是远程同屏互动的方式,享受服务。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9%。
在服务管理方面,华为建立全新的服务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全国服务中心运营可视与实时监控,通过例行化三级业务运营分析管理,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维修时间,投诉问题,满意度等数据进行持续的分析改进。经过半年的优化,相比2016年,一小时完工率提高35%,满意度提高6.75%。
我相信,第一次用品质,华为在转折时,抓住了机会,取得了今天的市场地位。面向未来,在市场、能力都已经非常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新零售,形成强大的高品质的渠道能力,用这个为未来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这个角度,华为又一次走在前面,看得更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