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蒙古包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蒙古包网 > 焦点新闻 >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来源:蒙古包网  日期:2017/10/21 13:53:4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来源: 质检总局 
截至今年4月,全国已建成知名品牌示范区逾160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6个。注重品牌建设的知名品牌示范区(此以下专指制造业区域)和注重质量提升的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创建依据、原则和目标上均具有一致性。地方质检两局应充分形成合力,利用检测资源管理和使用方面优势,共同致力于培育国内大型优质工业产品制造企业,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打造“中国制造”金字招牌。知名品牌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平台、主要抓手,为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提供了基础和推动力。 

比较两个示范区创建文件,从制度上探索共推共建的可能性 

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质检总局2012年分别出台了《“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和《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并不断结合成功经验进行补充完善,为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制度依据和极具实践性的理论基础。通过文件比对,可看出两个示范区的合推共建越来越具备制度框架上的可行性和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必要性,除申报及验收程序、验收部门、部分申报条件和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等存在管理、性质和操作上的必要区分外,两个示范区在制度文件上具有以下实现共推共建机制的基点。 

强调政府主导,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文件要求,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或管理委员会提出创建申请,成立以地方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给予示范区参照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相关政策,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相关文件指出,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体系,成立由地方政府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致力质量提升,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指出,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品牌,要制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搞好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根据质量强国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未来制造业将围绕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两大方向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三个转变”,而这正是两个示范区创建的出发点和建设目标。 

整合示范区合作共建,将有利于提升区域企业整体质量管理和安全水平,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积极培育产品质量上乘、拥有专一市场的中小企业,鼓励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强、占据高端市场和产业链上游的微型企业;有利于推动地方产业自主品牌建设,通过培育检测实验室,引导企业参与行业、国内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大力实施优惠鼓励政策等方式形成合力,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得“量身定制”的产业发展计划和市场诊断书,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市场的优劣态势,多渠道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产品质优价美;有利于加强区域企业管理,通过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有效动态信息,实现企业信用数字管理,以“网”概全。 

共享服务平台,有效提高政府资源的利用率。知名品牌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都要求,区内建立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公共培训服务平台等,为企业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贵精不贵多,通过整合示范区创建,建立统一的对外窗口,全方位多角度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减少企业疑惑和不便,为企业提供标准信息、培训课程、检测服务、市场发展态势等动态服务,真正提高政府资源利用率。同时推动质检资源优化整合,加强技术机构建设的统一规划,促进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统一检测方法、推广先进检测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形成工作合力。 

联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从实践中探讨共推共建的必要性 

从目前已建成的示范区看,多数是其中一个示范区已经建成,另一个极具筹建条件但尚未列入计划或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实现示范区合作共建,在实践的基础上具有三个必要性。一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无论是哪一个示范区先建立起来,都需要地方政府的主导和企业的参与,实现示范区合作共建,避免企业发展战略分块性推进,检测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也将得到统一的开发和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发挥联合共建的最大效益。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产品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是统一于一个整体的,充分调动起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能动性,实现产业的助推发展。三是有利推动“三同”工程。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开展,两个示范区的合作共建正是对“同线同标同质”工程的最佳阐释,实现国内制造业质量水平跃升国际先进领先地位。 

实现“大质检化”,整合质检部门创建工作 

随着质检管理体制的改革,质监职能已归属地方主管,由地方政府担负起质量安全工作的总责,示范区的创建和管理也主要落到检验检疫和质监上。示范区的合作共建将整合两个部门统一于一个创建整体,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优惠政策合力,结合“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助推制造业在与生产线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下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出质量上乘的“三同”产品、品牌响当当的国际企业,真正实现“大质检化”,建设合心、合力、合作的质检大家庭,营造质量共治的大好局面。 


已建成的示范区,也可以探索企业信息大数据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三同”工程建设的有效方式,逐步完成制造业质量提升和产品升级,形成政策合力与生产活力助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广东南海检验检疫局 邱奕辉 谢琦璐)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在好搜搜索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在有道搜索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在搜狗搜索推动示范区的共享共推共建


蒙古包网

QQ:9229998 5352559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53525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