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蒙古包网 日期:2017/10/21 13:53:5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共享单车过猛投放带来的“弊端”凸显。近日,有关共享单车“乱象”的新闻频现报端,如北京东二环护城河河道卧躺百辆无损伤共享单车;街边盗取共享单车,并破坏车锁、二维码,“共享”变“私用”;而占用小区便道、乱停乱放等,更是被多家媒体报道。
多地政府对此不断出台管理措施,约束单车企业运营管理,规范市民用车行为,甚至还将享骑共享电单车的创新技术“电子围栏”引为行业标杆,进行多地推广,平衡多方利益,服务城市管理大局。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于共享经济潮流中的享骑,运营之初就倡导规范消费者行为,将城市环境维护纳入管理之中。对于愈演愈烈的共享单车“乱象”,享骑CEO施银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归根到底是运营管理问题。
对于此种情况,一位从当年“打车大战”中逃离,如今转行共享单车的从业者表示,这是共享单车发展的必经之路,刚开始是“抢地盘”,接下来考验的是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能否经受得住市场考验。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源自实体转型的享骑,尽管投放规模不能与很多共享单车品牌相比,但作为首家投入运营的共享电单车品牌,在运营管理模式大幅领先业内,从电单车的高标准“合规性”生产,到线上智能系统的研发,再到线下运维团队的整合,整体管理不断升级,做到了多方受益。
以享骑“电子围栏”技术为例,通过设置虚拟停车区域,倡导有站无桩的“定点停车”理念。换句话说,为避免随用随停、乱停乱放“乱象”,享骑将以企业之力规范用户停车,搭建固定停车点,实现有序高效管理。
再比如,维持享骑运营的后台系统“蚩尤”和“天眼”。“蚩尤”系统对电单车的充电、维修、调度等进行管理,指示相关区域运维人员工作,比如车辆电瓶是否处于耗尽状态、哪些车辆需要维修等;“天眼”则是一个大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对全平台所有车辆的健康状况、运维人员的处理时效、站点的车辆密集度等数十个维度进行预警。
根据施银锋在2017北京国际共享?智能出行大会上的发言,享骑的“电子围栏”技术还将随着市政管理部门、市民用户对车辆停放认识的提升,并以开放的心态与管理部门和同行分享,共同为共享出行有序化努力。
正如他所讲,“共享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人们注重节约环保、绿色环保,也对企业的高效管理提出高要求。”在享骑看来,高效规范智能运营是未来共享的基本管理原则,也是形成共享出行生态圈的重要基础。
享骑运维方面负责人也表示,不少人认为共享电单车“豪华庞大”,搬运起来困难,但其实按照国标生产的享骑,整车重量在24公斤左右,骑行时速控制在20公里。他也指出,共享电单车大都使用锂电池,高性能,无污染,绿色环保,“跟以前的电动车有 质 的区别,严格按照国标生产的共享电单车,管理起来非常的方便,使用的最先进的材质和零件,跑在路上,和共享单车没多大区别。”
“靠谱安全,就 非零启动 模式,脚踩两圈转动拧把才能启动,这直接通过技术对安全进行了控制。”某校机械制造系大学生,喜欢研究路边各类单车、电单车的孙唐说,“这个车符合国家标准,有电助力的自行车,骑行距离不再局限于家门口,10公里之内轻松骑行,能满足人们的短距离通勤需要。”
据记者了解,上海全线投入运营的享骑电单车已全部完成上牌,合肥地区也已有600余量电单车上牌,相关牌照信息均有备案,随时可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刚刚投入运营的南京车辆也在积极的与当地交通部门沟通协商,相信不久后即可完成全部车辆的上牌。
其实,抛开是否有无电助力这个特点不谈,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的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相似性,彼此借鉴和学习的内容非常明显。一年多以来,享骑通过积极主动的合规化运营管理经验,切实配合政府管理部门需求,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实际用车需求,堪称共享界的典范。共享时代,互联网让彼此深入联系,不断升级运营管理,真正实现全社会管理共享。
![]() ![]() ![]() ![]() |